其实,宋应星这样的文章才是目前最需要的。
可这样的人也是注定不被人理解的。
余令没有去看考生,也没有去看考场的热闹,甚至连户部都没去。
如今的余令和苏怀瑾等一群锦衣卫在开会!
“京城太大,找建奴无异于海底捞针!”
“这个我们心里都清楚,以锦衣卫的这点人手就算累死也找不到几个,他们在暗处,我们在明处!”
“要另辟蹊径?”
轮到余令发言了,余令想了想道:
“我的意思是重赏,其次是把牙人和房东发动起来,他们举报,我们查!”
“细说!”
细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,悬赏钱到位,城里的那帮子混社会的自然会动起来,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。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
至于房东这块余令还是在抄作业。
后世里查黑鬼偷渡余令可是听说过的,租客入住先交租金和定金。
只要被查出来,嘿嘿……
能得一笔赏金不说,租金和定金也全落到手里,房子还能空出来继续租给别人。
这个法子极好,一抓就是一大帮子。
余令开了个口子,众人开始商量具体的做事办法。
一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,下午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就悄悄地行动了起来。
为了提高锦衣卫和东厂的办事积极性。
只要查实了,谁先发现的谁抄家的时候可以先进门。
等先进门的人进去挑好了,满意了,出来后其余人再进。
不追问你拿了什么做了什么,一口肉你先吃。
京城牙人跑腿孙豫齐找到了一个好活儿。
他是河南汝宁府信阳县人,因为年景不好,听说京城有活路他就跟着跑商的人来到了京城。
本以为这是一个有盼头的日子。
好景不长,商队不知道犯了什么事,又或许是打点不到位,衙门不给他们过关文符。
商队就解散了。
没有过关文符,又没有户籍,孙豫齐就成了一个无业游民。
他在京城赖以存活的生计手段就是给牙行跑腿,送杂物,送印章,联系客人,等一系列杂活。
活儿少,人多,竞争大。
总体来说在京城的孙豫齐是饱一顿饿三天。
那些牙人聪明的很,往死里压价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饿的不行的时候干活价格最便宜!
如今,孙豫齐觉得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!
京城里有一帮子人要找建奴,开的价码很高,只要有证据证明是建奴,一个人一两银子立马放在你手里。
老天爷,一个人一两银子,那屋里七八个......
他们要真的是,自己在这京城就能去八大胡同好好地耍几天。
孙豫齐也不知道自己怀疑的那一户是不是建奴,但孙豫齐清楚的记得当初领的这批客人很蹊跷。
因为他们说的话自己听不懂。
什么都没有的孙豫齐决定搏一把,万一是建奴,自己今后就不是饱一顿饿三天了。
而是每天可以吃个半饱。
“真白,像银子一样白!”